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,使二者固定;也指以物嵌入,作为装饰。镶是指把物体嵌入,嵌是指把小物体卡紧在大物体的空隙里。镶嵌多用于工艺制作术语,也称屏雕。又指工艺方法,如机械镶嵌法和树脂镶嵌法等。
镶嵌款式的玉石首饰,是很容易将玉石本身就具备的问题,如瑕疵掩盖住。这样一来,有瑕疵的玉石自然就成了正常玉石入手。不过,话说回来,如果是用来遮盖瑕疵的话,例如:杂色、石筋、石纹等镶嵌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之一。
玉石镶嵌
镶嵌属于小件浮雕的范畴。在中国以金玉珠宝作为饰物的镶嵌历史十分久远,但镶嵌与寿山石雕结缘则始见于清初。一代宗师杨璇就曾在寿山石雕罗汉服饰上镶嵌宝石,用以衬托雕像,使之瑰丽多彩。
而把寿山石雕镶嵌在别的衬托物上,并形成一种技法,却是20世纪70年代,为寿山石雕“东门派”传人林寿甚首创。其具体做法是把不同颜色的寿山石片,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画进行分解,刻成浮成浮雕,然后再按照图稿把它镶饰在漆器的屏风、挂联、桌屏或器皿等物件上。
这种技法产生的背景有两个方面,一是寿山石色彩十分丰富,人间百色应有尽有。二是福州乃全国有名的传统工艺之乡,脱胎漆器之上,可谓珠联璧合,相形益彰。随着现代手艺和技术的不断提高,各类镶嵌的品种也变得精巧丰富起来。
图案镶嵌
有时候,一块素面的玉,镶嵌上却有些小心思,用漂亮的花纹等图案作为镶嵌纹路,比如下面这种:
不要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图好看,很多时候,这种镶嵌款式其实是为了“遮丑”,比如玉石的正面有一块很明显的斑,或者石纹,如果不加任何修饰直接暴露在表面的话,肯定没人喜欢。可这样一“化妆”,不仅掩盖掉了玉石本身的瑕疵,还让整件玉饰变得更精致漂亮。
虽说这种镶嵌方法用来遮盖瑕疵固然不错,但平时在买玉石的时候,如果遇到类似的镶嵌款式,一定要多留意。你要知道,如果这块玉石真的没问题的话,一般都不会采用这样的款式来镶嵌的。
封底镶嵌
如果玉石背面有块很大、很难看的杂色怎么办?藏起来就好啦?其实,只要用封底镶嵌的方法,只露出完好的一面,就算背面丑成渣,也没人会注意。可以说,这一招对于我们自己来说,用自然是好的。但是,如果是奸商们的话,他们会也经常用它来卖出瑕疵严重的玉石。
这一招我们自己用自然是好,可奸商们也经常用它来卖出瑕疵严重的玉石。在这里要提醒大家,如果遇到完全封底镶嵌的翡翠一定要多留点心,哪怕它看起来再美、性价比再高,也要想办法打开背面看看,否则你很可能买回去一块“半面美人”甚至一层鸡蛋壳。
家具镶嵌工艺
家具镶嵌工艺是指将各种质地的材料镶嵌在家具上,组成各种图案的工艺。家具镶嵌工艺起源较早,在唐代时技术已经成形,宋代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。镶嵌图案所用材料多以螺钿、金银、瓷、大理石为主,制成的物件有屏风、桌椅、筐匣等。
珐琅
珐琅始自元代,又名景泰蓝,曾一度失传,明景泰年间又重新兴起。珐琅由铜板制成器形,表面粘焊用铜丝或银丝掐成的各式花纹,再将石英、长石、硝石和碳酸钠等矿物质的珐琅彩料涂在器物的丝纹里,然后以高温烧制而成。
百宝嵌
百宝嵌是我国古代工艺品中常用的装饰手法,其工艺制作手法是在漆地上或木胎上挖出凹槽,再将珊瑚、玛瑙、琥珀、玳瑁、螺钿、象牙、犀角、玉石等各种珍贵材料加工做成嵌件,在漆、木胎上镶成绚丽华美的浮雕画面,完成其他装饰方法所不能达到的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。
螺钿
螺钿又被称为“螺甸”、“螺填”、“钿嵌”、“陷蚌”、“坎螺”,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、花鸟、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,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,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。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,外观天生丽质,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。
镶金银
镶金银类家具常见有各式金包角、银包角、铜包角及各式套腿、面叶等,多体现在屏联类家具的漆心上。在漆器上镶金银片在我国行用很早,唐代是最盛行的时期,主要在上层贵族及寺庙僧侣间流行。
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明万历时期制作的黑漆嵌螺钿龙纹箱子上,使用了描金、描银、描漆、嵌螺钿、嵌银片、嵌铜片等多种工艺。清代皇宫中镶金片和银片的只见于几件宴桌,在宴桌上的金、银等不同质地的包角,体现了宫中主位们的不同等级。
在家具上嵌有花纹的大理石作为面板,是明清家具常用的装饰方法。大理石美丽又变化无穷的纹理,使家具情趣横生。硬木家具上所选用的大理石一般均为上品。大理石以白如玉、黑如墨者为贵;微白带青,微黑带灰者为下品,白质纹章中似山水者,叫春山;白质绿章者,叫夏山;白质黄纹者叫秋山;其中以石纹美妙而变化的春山、夏山为最好,秋山次之。大理石镶嵌多见于家具上较大的部位,如屏风芯板、桌面、椅面、靠背等位置。也有其他类石头的镶嵌,如菊花石、红丝石、煤精石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