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“车渠”,明代之后写作砗磲,是海洋中一些大型贝类的壳。这类贝也被称为砗磲,是现存最大的海洋贝类,在中国沿海共有6种。砗磲贝的寿命可达百年以上,在漫长的生命中身体不断长大,如库氏砗磲(大砗磲)的贝壳长度可超过1米,最大可达1.5米。
砗磲贝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海底,体内共生有藻类。它们平时所需养分的70%以上都从藻类身上获得,其余则从海水中吸取,所以营养充分,能长得很大。传说它们会夹住潜水员的脚使其淹死,但砗磲关闭贝壳的速度很慢,也没有淹死人的靠谱案例。
《车渠椀赋》称,“车渠,玉属也,多纤理缛文。生于西国,其俗宝之,小以系颈,大以为器”……“玉属”或许是指砗磲外壳洁白如玉的颜色,“车”和“渠”则是指有些贝壳长得很大,表面又层叠起伏,就像车轮碾压过的沟渠一样。“西国”在当时包括南海一带,砗磲就生活在太平洋、印度洋的热带海域。
魏晋之后,航海技术和海上贸易逐渐发展,砗磲的大名逐渐被中国人熟知,不过产量依然稀少,价格高昂。加之佛教逐渐在中国盛行,砗磲被列为“佛前七宝”之一,地位也愈加尊贵了。
到唐朝时,新旧唐书都提到过砗磲进口事宜,杜甫也写过“金篦刮眼膜,价重百车渠”的诗句。诗圣杜甫虽然经常穷困潦倒,但见识并不低,当时砗磲之贵重可见一斑。
砗磲外壳的美,来自它的颜色、质地。花纹美丽的贝壳自古受人喜爱,可一般的贝壳太小太薄,难以加工成珠宝。砗磲的外壳则足够大、足够厚重,而且成分是大约90%的碳酸钙加上大约10%的角蛋白,与珍珠的成分类似,纹路细腻,硬度适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