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玉石市场上能够称得上羊脂白玉的,是凤毛麟角。收藏级羊脂白玉的市场价格昂贵,目前以克来计算的,可见其昂贵程度,于是市面上出现很多次品以及假货滥竽充数,比如青海料常见的销售手法就是“羊脂白玉”所以羊脂白玉的鉴别显得尤为重要,那么该怎么鉴别羊脂白玉真假优劣呢?
古书有云:“窃见玉书,称美玉白如截肪,黑譬纯漆,赤拟鸡冠,黄侔蒸栗。”在曹丕的《与钟繇谢玉玦书》中第一次出现了对羊脂玉的文字描述,定义简单就是如同脂肪一般,其实所谓羊脂白玉的鉴定,一直都是业界和收藏领域的一个难点,究竟难在哪里?
对羊脂概念不清
可以说不管懂不懂玉大多数朋友对羊脂玉都有所耳闻,真正说起和田玉到底啥样才能称之为“羊脂”,许多朋友却不清楚,其实羊脂玉根本不是国家标准,只有新疆地方标准DB65/T035《和田玉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羊脂白玉:表示优质白玉,颜色呈脂黄色,可略微泛青色,乳黄色等,质地细腻滋润,油脂性好,绺裂较少,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(一般10%以下),糖色少于30%。”羊脂玉根据糖色的比例分为两种,即羊脂白玉和糖羊脂玉。
我们从描述中不难看出,为啥羊脂玉只有地方标准,是因为这个标准界定的非常模糊,对颜色并没有一个完全准恒的要求(比如色度指标具体是多少),对杂质也存在一定的宽容,虽然标准如此,不过在鉴定过程中为了方便,鉴定机构一般都会找一个色标进行对比,颜色达到色标及以上就鉴定为羊脂玉,显然,这个范围是相当宽松的。
真正的羊脂玉不受待见
这里许多朋友都大惑不解,羊脂白玉不是最好的白玉吗?从视觉上来说并不是这样的,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所谓“羊脂白玉”都是俄料和青海料。这两种料子的特点前者属于“白的发光”,我们业内叫“瓷白感”;后者清透,杂质看上去不那么明显(水线一般不打光看不太明显)。
反而地道的新疆产羊脂玉,往往颜色并不是很白,虽然非常油润,但颜色要么偏灰一点或者是偏指黄,不太懂的玉友拿来一对比就感觉级别不高,其实细品新疆料子的油润度还是要明显胜出的,可惜在白度方面吃了亏,然而价格还很高,对新手来说难以接受,如此一来玉商时间长了也不愿解释,天下毕竟没有完美的事,要又白又润?一句话:拿钱来。
对肉质结构的过分宽容
老玉商对羊脂玉的结构是有要求的——在灯光下,好的羊脂玉应该是脂粉感强,油性外溢的同时结构还要均匀,至少不能有明显的晶体感,符合这些个条件的料子价格都很高,所以说且末料的新贵——米达料为什么能用来仿籽,就是胜在结构非常细腻,表面还有油性,虽然整体色调偏闷发灰,倒也算是达到羊脂的质感。
反而是像青海料这些内部结构比较松散的料子也能被冠以“羊脂玉”,完全是对羊脂结构的不理解,例如您吃羊肉下火锅的时候,脂肪松垮的低价合成肉卷一煮就散开了,新鲜好肉脂肪细腻入口即化,道理是一样的。
综上所述,虽然新疆本地的确可以给出羊脂玉的鉴定,不过真正的羊脂“公道自在人心”,并不是有白就够了,在现行标准的缺陷中,有大量名不副实的白玉被冠以“羊脂玉”的名号,反而拉低了真羊脂身价,对玉友来说也切不可盲目依赖证书的结论,证书仅以科学角度判断真假即可,料性还需多年的修炼才可完全掌握呢!
既然羊脂玉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,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呢,虽然羊脂玉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,但是能成为羊脂玉,仍离不开以下五条标准:
1、净,玉质纯净,无脏黑等杂质
透过手电的光线看去,没有杂质、黑气、糖沁、绺裂等瑕疵,这是好玉最基本的要素。
2、细,结构细腻缜密,不松散
45°侧面打灯,结构细密,偶有短云絮状结构属于正常情况。自然产出的玉石,总有自然的痕迹,完全无结构的玉,很有可能就不是玉。
3、白,颜色脂白,不青不灰
上文所说,脂白不是抢眼的白,而是含蓄的白色。这里值得一说的是,玉石在厚度薄或体积小的情况下,会显得白。比如同一白度的料子,5g的小籽看上去会比25g的白很多,切8mm厚度的玉牌,会比12mm的牌子看上去白一些,这是光线的原因。在我们判断白度时,都应考虑进去。
4、糯,玉质老熟,交织度好,不嫩不生
糯性是比较重要,也比较难把握的一个指标。它决定了在同样白细度下,玉质的优劣。玉性越糯,玉石越呈现出如年糕和油脂一样的光泽;糯性不佳,即使白细度再好,在自然光下,也会有一种水透的感觉,光线一射即穿,缺乏和田玉应有的宝光内蕴。
5、油,油润度好,不干不涩
油润度包括视觉和触觉两方面。视觉即自然光下如同油脂般的光泽,触觉则是摸上去有油润的感觉。很多人会把抛高光的玉器触感当做油润,实则不然,真正的油润感,并不是用手一滑到底的光滑,而是手指前进中略有阻力的感觉,一时体会不了的,可以找块肥皂感受一下。
以上五点,净、细、白、糯、油,缺一不成羊脂玉。在市场上,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五点的玉料少之又少,稀缺,也正是羊脂玉价高的原因。
不过,话说回来,羊脂虽难得可贵,但我奉劝朋友们不要迷信羊脂。玩玉玩的是心态,心自在则万般自在,林志玲不是每个人都能娶的,见上一面即是缘分。玉石,或白或润都是乐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