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籽料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洗礼,经受了河流中众多砂石无数次的碰撞,其块度只会越来越小,现在的和田玉籽料基本为中小型为主,但当见到市面大型的和田玉时,就得谨慎小心,常识性提醒:它就有可能不是和田玉籽料。(当然现实中还真有上百公斤以上的山流水类籽料,皮壳有可能是吃药做出来的)
和田玉籽料有或多或少天然绺裂是客观存在的,在绺裂中有沁色侵入,有的呈线状或片状分布在籽料上,有着明显的沁色过渡边界;是判断籽料绺裂很重要的鉴别方法,裂隙伴随皮壳沁色,和田玉真正的籽料,皮沁大多是裂内颜色深外边颜色浅,这是肉眼观察与实践的关键。
和田玉籽料在伴随河流冲刷滚动过程中,大块玉料为减少运动阻力而便于沉降,会在河流径向上与河流保持方向一致,水滴状或类水滴状、扁平状等籽料的梭形端朝向逆水方向。因此,大多籽料都有很自然的流线状外形。
天然形成的籽料表面是细腻光滑的,但在肉眼下或放大镜下即能看到凹凸不平的粗糟小坑,和人的皮肤很相似,籽料具有“汗毛孔”样特征。
它既包含了玉肉中透闪石类包裹体崩断、破裂产生并且深入到玉肉的毛囊孔,也有在自然应力撞击下产生的凹陷点或麻子坑。因此,就产生了籽料玩家口中常说的汗毛孔,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籽料的又一特征。
和田玉籽料有较深的色皮,是风化、水沁等作用或其它类透闪石包裹体紧密结合等因素共同形成的,是透闪石类矿物质天然结晶的集合体,在河水中时间愈久的籽料玉皮愈厚;因此,玉皮就成为区分籽料与非籽料的又一最直观特征。
和田玉籽料在河流冲刷中经受了粗、中、细等各种粒度砂石的砥砺打磨,同时也被泥浆或泥沙长期持续冲刷(类似玉雕工艺上的打磨抛光过程)使得玉石表面坑凹突起被磨掉、填补或磨平,最后形成了良好的表面光泽,换句话讲:经过剥蚀研磨留下的玉质都是精华。因此,和田玉籽料就拥有了质地坚韧、玉质细密、表面光滑的辨识特征。
在和田玉籽料中,有一种典型的籽料代表叫羊脂玉,也就是它的质感润度类似新疆绵羊油样,白中透青脂分细腻油润亮泽。有经验的玉友或玩家都知道,好的籽料在手中盘玩的时间越长,它的油润脂感就越明显,油润脂感是结晶结构粒度、致密度、光洁度等因素决定的。因此,油润脂感成为籽料的又一重要特征。
和田玉籽料的外观皮色是原生皮色还是次生皮色或者是混合色,籽料放在手上,借助自然光、灯光或日光,无论远观、近看色质基本不会发生大的色差变化,还是在籽料上的任何颜色和玉质都是浑然天成由内向外自然散发。这又是辨别和田玉籽料的又一重要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