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蛀孔,顾名思义,不同于蚀斑就在于它比较深彻,或许内部比外口空间大(但要仔细审视是否为錾凿痕迹)。还有一种规律想再提一下:当一器件的钙化点,到开始出现蚀斑的程度,那蚀斑将不是一处或二处,应该有较大的比例。而蛀孔则有点不同,即使是仅有钙化而无蚀斑之物,也有可能会出现一处或几处蛀孔,不大可能大面积出现。
蚀洞、蛀孔是出现在玉件上的许多大小不一,形状各异的孔洞状结构。它们基本呈不规则的孔状,从外表看,有的孔洞单独存在,有的二个或多个孔连在一起,更甚者有成片的许多孔洞相互融合,形成蚀斑状结构。如果放大来看,会清楚看到这些蚀孔、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,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,洞中有洞,孔中有孔,层层叠叠犹如进入熔洞一般,很是有趣。来看一组图片。
大家注意观察,洞口壁已非常细薄,孔壁边缘尖锐锋利,与孔洞绝无丝毫混沌不清之感,过渡极其干净利落。这一点是作假者极难仿制的。洞内已成纤维状,有闪亮次生晶体。
这个就是前文提到的是由多个孔洞相互融合,形成了蚀斑状结构的样貌。仔细看,同上图有什么不同了吗?孔洞内的状态极其相似,但孔壁已变得坚厚,界限依旧十分清晰。
收藏高古玉石,我们应该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钙化、蚀斑和蛀孔,千万别以字面的贬义含意理解为:死亡、丑陋和病态。小编对曾经有位台湾著名古玉学者把用于古器的“三残”之说,移植至古玉的天然遗痕上,实不敢苟同。